BIM,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,是一种数字化工具,它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,从规划设计、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都能发挥作用。在智慧管廊运维管理平台中,BIM也是支撑其智能化运行的关键所在。下面,本文将探析BIM在智慧管廊运维管理平台中的应用。
设备管理
BIM模型具有可视化功能,管廊内设备的具体位置、外观形态和彼此间的空间关系都能通过BIM模型清晰地展现出来。这样,运维人员就不用再依靠记忆或复杂的图纸去查找设备,只需打开BIM模型,就能快速定位到目标设备的所在位置。通风设备,排水设备、电力设备等,都可以在屏幕上清楚地看到。
BIM技术还可与设备的运维周期管理相互结合。每一台设备都有特定的维护保养周期,可以在BIM模型里对这些信息详细标注,并设置提醒功能。当设备临近需要维护的时间节点时,系统会自动发出提示,确保运维人员按时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,避免设备因超期使用而引发故障。
将BIM与物联网相融合,则可以让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反馈到BIM模型上。设备的温度、能耗等参数,都可以实时监测。当数值出现异常时,BIM模型中对应的设备部位会高亮显示或者发出预警信息,运维人员可了解并精准判断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,处理故障。
环境管理
在环境监测方面,BIM模型能集成管廊内各个位置所布置的环境传感器数据,包括气体浓度传感器,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等采集到的信息。BIM模型可以直观展示管廊不同区域的环境状况,运维人员身处监控中心,就能全面了解环境参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。比如,在多雨季节,如果发现某段管廊的湿度出现异常升高情况,这可能意味着存在漏水隐患,管理员可及时安排人员前去排查处理,避免对管廊内的电气设备等造成损害。
在环境调控方面,可基于BIM模型进行模拟分析。可对通风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模拟分析,通过设定各异的通风参数,观测BIM模型中管廊内空气的流动状况和有害气体的扩散情况,优化通风设备的运行策略,保障管廊内空气清新。在温度调控上,可根据不同季节、不同设备运行所产生的热量情况,运用BIM模拟来合理规划制冷或制热设备的使用,为各类管线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条件。
当遇到紧急环境事件时,BIM模型可结合管廊内的安全设施布局,如通风口、应急逃生通道、防火门等,快速生成人员疏散路线和救援路线指引,做出快速响应。
管网管理
对于管网的布局规划,BIM的三维可视化特点,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设计各类管线的空间排布设计工作。可提前检测不同管线间是否存在碰撞冲突,以免到施工阶段才发现问题,导致返工等情况。
在管网运行过程中,BIM模型关联着管网各部分的属性信息,如管线的材质、连接方式、使用年限等。运维人员查询此类信息后,可更好地掌握管网的实际状况,对于老化严重或易出现故障的管段,可提前制定更换维修计划。BIM与传感器数据的集成,可以让管理人员掌握管内流体的流量、压力等参数的变化状况,以此判断管网有无泄漏、堵塞等问题。
BIM与GIS的结合,可明确管网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具体走向和位置关系。当管网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,能快速准确地调度维修资源抵达现场。
巡检漫游
巡检人员可借助BIM模型进行虚拟巡检漫游,就像置身于管廊内部一样,按照设定好的巡检路线,依次查看各部位的设备、管线和环境状况。在漫游过程中,可清晰地观察到平时里难以直接看到的管廊细节,如部分设备的连接部位、管线的拐弯处等是否存在异常情况。
BIM技术为智慧管廊运维管理平台的各项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。它是数据整合的载体,把各类数据与三维模型建立关联。凭借其强大的可视化功能,直观地展示管廊的一切,使智慧管廊得以高效安全地运行。